过去三十年来,
近日,诺华中国宣布,经典小分子非肽类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
1/3患者输血依赖,SAA后续治疗面临多重挑战
SAA是由多重发病机制引起的严重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由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极度减少,患者常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和出血,需要积极治疗[1,2]。造血干细胞移植和IST是我国初诊SAA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受限于供者、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临床上很多患者会首先接受IST治疗[2]。然而,约1/3的SAA患者无法经由IST治疗实现完全缓解,这些患者通常伴有持续且严重的血细胞减少以及造血干、祖细胞缺乏[3]。同时由于长期反复输血支持治疗,部分SAA患者发生铁过载[4]。这些因素导致IST缓解不充分的SAA患者的后续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法存在极大挑战。
艾曲泊帕具备多重机制,高度契合SA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需求
艾曲泊帕是一种口服、非肽类TPO-RA,通过与造血干/祖细胞表面的TPO受体结合,刺激残存造血干/祖细胞体内扩增而恢复造血[5]。由于其与TPO受体的跨膜域结合,与内源性TPO的作用位点不同,避免了竞争性结合,并可在血小板生成过程中发挥协同增效作用[6]。因其结合位点的差异,在
图1 艾曲泊帕的作用机制[9]
艾曲泊帕的获益确切,疗效有丰富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支撑
自201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II期研究报告艾曲泊帕治疗IST难治性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始,国内外多项研究均已证明艾曲泊帕治疗难治性SAA有效且耐受性良好[3,10,11,12,13]。在关键性II期研究中,难治性SAA患者经艾曲泊帕治疗后的血液学缓解率为40%,部分患者能保持较持久的三系血细胞反应,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三系血细胞反应率升高,血小板输注需求减少[3,10,11]。
图2 艾曲泊帕治疗期间各系血细胞的缓解患者[10]
在中国的注册研究中,艾曲泊帕治疗26周时任意一系血液学缓解率为70%,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0周,基线时血小板输注依赖的患者中80%在艾曲泊帕治疗26周后血小板输注需求减少或摆脱血小板输注依赖,减轻了患者医疗需求和经济负担[12]。中国多中心调查显示,艾曲泊帕治疗可加快血液学反应的获得,改善血液学反应质量[13]。因其良好的疗效,艾曲泊帕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地区获批初治SAA和/或复发/难治SAA的适应症。
图3 艾曲泊帕治疗26周(主要研究终点)和13周(次要研究终点)时的血液学缓解率[12]
推动SAA治疗发展,未来可期
过去十年,经典TPO-RA艾曲泊帕的加入推动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发展与变革,TPO-RA联合IST方案正逐步成为SAA的主要治疗方案。艾曲泊帕治疗难治性SAA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仅是开始,相信随着国内注册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及真实世界数据的积累,艾曲泊帕将为更多中国SAA患者带来福音。
最新治愈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