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818958
  • Xyb@xuekang.com

再障贫血资讯中心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论治

时间:2011年05月02日 本站原创 yatao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各种啄医: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贫血性疾病,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常有反复严重感染和内脏出血者称为急性再生阻碍性贫血(简称急性再障)。西医认为急性再障的病因与某些化学因素(如苯、杀虫剂等)、物理因素(申 离辐射)、生物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1 血康医院急性再障的中医病名诊断与辨证

我们以“急劳髓枯”、“凉血解毒”为主认识和治疗急性再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传统中医学中无再障、急性再障的病名,其所见发病急骤及所呈现的面色苍白、周身乏力、心慌气短、严重出血(反复肌衄、鼻衄、溲血、便血及内脏出血)、常有感染高热、其脉浮大而虚等临床表现,敬见于中医“虚劳”、“急劳”、“热劳”、“血证”等病证叙述中。《金匮要略一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六为劳,极虚亦为劳”,“ 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 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勾劳使之然” 《圣济总录·虚劳门》云:“热劳之证,心神颂躁,西赤头痛,眼色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 .饮愈无味,肢节酸痛.多卧少起,或时盗汗,日见赢瘦者是也。”叉说“忌劳之瘸其证与热劳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结,荣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汀.咳嗽,咽干 骨节酸痛,久则肌肤销铄.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 可见“劳”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因骨髓爱损,髓不生血,虽可泛称虚劳.但不如直称髓劳具体、更直接反映疾病的本质,其起病急重者,则为“急性髓劳”髓即骨髓.劳为劳损、损伤,.急性髓劳,属虚劳之急者,为髓血急伤、髓不生血之证,其病重者,死亡率高 《医门法律》“虚劳之证,金匮叙于血痹之下,可见劳则必劳其血也 营血伤.刑内热起.五心烦热,目中昏花 火? ? 口舌 烂,不知丑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乃至饮食不生肌肤,息惰嗜睡,骨软足疲,营行日迟,卫行日疾,营血为卫气所迫,不能内守而脱出于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阴之窍;血出既多,火热进入,逼迫煎熬,漫无休止,营血有立尽而已,不死何待耶”。急性再障以进行性骨髓衰竭、髓枯精亏为根本矛盾,贯穿疾病过程的始终,故“急性髓劳”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急性再障患者病程初期常有高热、出血等临床表现,出血与高热虽为其标.但往往危及生命,在病程的某一阶段或时期则可成为主要矛盾.

2 急性再障的发生是温热毒邪直中髓血、耗损肾精袁氏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早在内经时代已经认识到骨髓与精的充盛、与气血充盈密切相关。我们认为急性再障的基本发病机制是温热毒邪侵及人体,直中髓血,伤阴耗血,致肾精亏虚,气血复无以化生。血液的生成不但与脾肾两脏有密切关系,且骨中精髓也与血液相互化生,如《灵枢·痈疽》“肠胃受谷、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血枯空虚”,说明血液充养骨髓,骨髓伤则不仅骨有病变,也导致血枯。另外,精可化生血液,《灵枢·经脉》“人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 ? 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张氏医通》也有“精不泻,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的论述,说明肾藏精、生骨髓、精生血液,以脾胃从饮食水谷摄取的精微物质为基础,经过“变化”才生成血液。现在人们认识到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藉肾气之行,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助为用,骨髓化精为血。

综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可见“急性髓劳”的病因病机与一般虚劳病机有所不同。一般虚劳多因久病致虚,或饮食烦劳所伤,久虚不复而致,气血虚在前,肾虚精亏多在后期,即所谓“五脏之病,穷必及肾”。而急性髓劳多因禀赋薄弱,素体亏虚,接触毒物,或邪气过盛,直伤骨髓精气,导致髓亏肾虚精耗,本源受损,气血无复以生,四肢百骸失养,急性髓劳遂成。起病之初,温热毒邪过盛,故每有高热,脉象浮大,温热毒邪入营血,热迫血行或伤脉络。故出血明显。

3 温热毒邪与髓枯精亏的关系

急性髓劳是因温热毒邪直伤髓血起病,故初期主要以反复高热、严重出血、脉象浮大数急兼贫血表现的邪盛正虚见证;中期邪衰正虚,温热毒邪之势渐减,髓枯精亏而见以面色苍白、周身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气短活动尤甚等贫血见证为主,偶有发热、出血的临床表现,亦可有舌苔白腻或黄腻之兼痰湿、兼湿热的虚实夹杂见证;后期邪去正气未复,而主要见面色苍白、周身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沉之贫血表现的肾精亏虚证。

4 治疗急性再障当以清邪为先不可过早补益认识到急性再障病程的阶段性,其治疗原则也就不难确定.初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中期清热凉血、滋阴补肾;后期补气养血、填精益髓。

4.1 初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急性再障初期往往首先表现为反复高热、严重出血,有时危及生命,而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明显,但温热毒邪过盛,虽频频输血,其病情仍不平稳,毫无起色,皆由温热毒邪耗精伤髓所致,温热毒邪不去,正气断难恢复,故清热解毒为第一要旨.辅以凉血止血以减轻出血症状。方用凉血解毒汤:羚羊角粉1g ,琥珀粉1 ,生地25g,丹皮20g,玄参25g,麦冬20g,贯众25g,银花25g,连翘25g,板蓝根25g,栀子20g,三七粉2g 等,水煎服,1d1剂,或成药升血丸加减。此期是急性再障的关键.治疗得法,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此期治疗切不可见有血虚精亏象而妄施补益之剂,补则恋邪助邪,正如《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所言“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凉血解毒汤重用贯众、银花、连翘、板蓝根、栀子,以清解毒邪为首务,对屡有齿鼻衄血者,我们喜用熟大黄、代赭石、侧柏叶,消化道出血者多用蒲黄炭、白及粉、大黄炭。

4.2 中期清热凉血,滋阴补肾

此期急性再障患者表现为偶有发热及出血、面色苍白、周身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气短活动尤甚,脉象由浮大渐转沉弱,为温热之邪渐衰,精亏髓枯见证,病情有趋平稳之象,治当清热凉血、滋阴补肾。药用生地25g,玄参25g,知母20g,地骨皮20g,丹皮20g,黄柏20g,龟板20g,山萸肉20g。山药20g等。水煎服,1d 1剂,或成药升血丸加减。

4.3 后期补气养血,填精益髓

此期温热之邪已去,输血间隔延长,病情好转,齿鼻衄血、皮肤出血点很少见,肾虚精亏,证见:面色苍白、周身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自汗、盗汗 五心烦热、心悸气短活动尤甚,舌质淡,舌苔白或薄刍,脉象沉弱或沉细。方用加味参芪仙补汤:人参10g,生黄芪25g,补骨脂25g.仙鹤草25g,当归25g,鸡血藤25g,仙灵脾25g,黄精25g,肉苁蓉25g,熟地25g,天门冬20g,阿胶10g,鹿角胶10g,肉桂10g,淡附片1Og。水煎服,1d 1剂,或成药升血丸加减。

此期为急性再障恢复期,辨证属肾精亏虚,治当遵从张景岳《新方八略引》之法:“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 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方以补肾填精药为本,兼顾气血。多数患者偏阳虚,亦有偏阴虚者。偏阴虚者于上方中去肉桂、淡附片、补骨脂、仙灵脾、人参,加西洋参、玄参、生地、知母、地骨皮、阿胶。

我们积多年治疗急性再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急性再障的湿热毒嘘发病学说,中医定名为急性髓劳,强调急性再障治疗的阶段性,总结出治疗急性再障初期宜凉血解毒、中期以清热养阴、后期宜填精益髓的三阶段治疗方法,十分强调清法在治疗急性再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初期忌滋补、中期忌温热、后期方可温肾填精。

最新治愈患者

  • 最新康复患者向世兵

    姓名:向世兵、男、年龄53岁,电话:18580956690住址:重庆

    详细...
  • 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杨同刚

    杨同刚,性别:男,就诊年龄11岁河北省故城县青罕镇石东村

    详细...